【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最初指的是什么】“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两个典故,常被用来形容不同层次的艺术风格或文化品位。这两个词语最早出自《楚辞·宋玉对楚王问》,原意并非我们现在常见的“高雅与通俗”的对比,而是指具体的乐曲名称。
一、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最初并不是用来比喻艺术的高雅与通俗,而是分别指代两种不同的音乐作品。根据《楚辞·宋玉对楚王问》的记载,楚王问宋玉:“先生其有以说乎?”,宋玉回答:“夫‘阳春白雪’,天地之间,清风明月,山川秀美,此乃天籁之音;而‘下里巴人’,则为民间俚语,粗俗之声。”这说明“阳春白雪”原本是高雅的乐曲,“下里巴人”则是通俗的民间歌曲。
后来,这两个词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品位的象征,用以区分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但它们最初的含义,更多是指具体的音乐类型,而非抽象的文化层次。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最初含义 | 出处 | 后来引申义 |
阳春白雪 | 高雅的乐曲 | 《楚辞·宋玉对楚王问》 | 高雅艺术、文人雅士 |
下里巴人 | 民间通俗的歌曲 | 《楚辞·宋玉对楚王问》 | 大众文化、通俗艺术 |
三、结语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虽然现在常被用来表示艺术的高低之分,但它们最初的含义更偏向于音乐作品的分类。了解这一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些成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在使用时,也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误读其原始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