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生平事迹】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原名杨季康,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学者和剧作家。她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后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外文,毕业后赴美留学,回国后长期从事教学与文学创作。她的作品以细腻、深刻著称,尤其在散文和小说领域成就斐然。
杨绛的一生经历丰富,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也经历了中国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她与丈夫钱钟书共同被誉为“文化双璧”,两人相濡以沫,携手走过风雨人生。杨绛晚年仍坚持写作,直至去世前仍笔耕不辍,展现了极强的意志力与对文学的热爱。
以下是对杨绛一生主要经历的总结:
|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 1911年 | 出生于江苏无锡 | 父亲为著名律师杨荫杭,母亲为唐须荌 | 
| 1934年 | 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 后赴美国留学,入读哈佛大学 | 
| 1935年 | 前往英国留学 | 与钱钟书相识并结为夫妻 | 
| 1938年 | 回国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大 | 随后因战乱迁至重庆 | 
| 1941年 | 发表短篇小说《璐璐》 | 开始文学创作 | 
| 1942年 | 创作剧本《称心如意》 | 成功上演,广受好评 | 
| 1943年 | 创作剧本《弄假成真》 | 再次获得成功 | 
| 1947年 | 出版散文集《干校六记》 | 记录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生活 | 
| 1958年 | 参与翻译《堂吉诃德》 | 耗时多年,最终完成中译本 | 
| 1966年 | 文化大革命开始 | 夫妻二人受到冲击,生活艰难 | 
| 1970年代 | 与钱钟书一同下放干校 | 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写作 | 
| 1980年代 | 出版长篇散文《我们仨》 | 回忆与钱钟书、女儿钱瑗的生活 | 
| 1990年代 | 继续出版多部散文集 | 如《走到人生边上》等 | 
| 2016年 | 逝世于北京 | 享年105岁 | 
杨绛一生低调谦和,虽历经坎坷,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追求。她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她以独特的视角记录了时代变迁中的个人命运,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精神楷模。
她的文字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展现出一位女性在动荡年代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杨绛的生平,是一段充满智慧与温情的人生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