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强项令董宣的文言文解说

2025-11-17 03:06:37

问题描述:

强项令董宣的文言文解说,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7 03:06:37

强项令董宣的文言文解说】《强项令董宣》是出自《后汉书·董宣传》的一篇历史人物传记,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位刚正不阿、执法严明的地方官员董宣的故事。他因不畏权贵、敢于直谏而被百姓称为“强项令”,其事迹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气节与担当。

以下是对该文言文内容的总结与解析:

一、文章

董宣,字少翁,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曾担任洛阳令。他性格刚直,不惧权势,尤其在处理案件时坚持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文中主要讲述了他如何依法惩治湖阳公主的家奴,以及面对皇帝的责问依然不改初衷的事迹。

故事中,湖阳公主的家奴犯了法,董宣依法将其逮捕并处死。公主大怒,向皇帝告状。皇帝起初想惩罚董宣,但董宣据理力争,最终皇帝认可了他的做法,并赐予他“强项令”的称号,意为“倔强的县令”。

这段文字不仅展现了董宣的正直与勇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法律与正义的重视。

二、文言文关键句解析(表格形式)

原文 现代汉语解释 重点词句分析
董宣,字少翁,郅恽之弟子也。 董宣,字少翁,是郅恽的学生。 “之”表示所属关系;“也”用于判断句结尾。
湖阳公主苍头犯法,亡匿主家。 湖阳公主的家奴犯了法,逃到公主家中藏起来。 “苍头”指奴隶;“亡匿”意为逃跑藏匿。
宣将吏卒至主家,捕得,付狱。 董宣带领官吏和士兵到公主家,抓到了家奴,交给了监狱。 “将”读作jiàng,意为率领;“付狱”即交付监狱。
公主怒,谓帝曰:“董宣使我家奴犯法,吾欲杀之。” 公主生气地说:“董宣让我的家奴犯法,我想杀了他。” “使”意为让;“吾欲杀之”表达强烈的不满。
帝曰:“法令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今犯法当死,汝安得擅杀之?” 皇帝说:“法律是天子与天下人共同遵守的。现在他犯法应当处死,你怎么能擅自杀了他?” 强调法律的普遍性与权威性。
宣叩头曰:“臣闻圣人之教,先以德化,后以刑罚。今陛下以孝治天下,岂可纵恶于民?” 董宣叩头说:“我听说圣人的教导,先用道德感化,后用刑罚。如今陛下以孝道治理天下,怎么能放纵恶行于百姓呢?” 表现出董宣对儒家思想的尊重与实践。
帝乃赦之,曰:“强项令,古人有之,今见于卿。” 皇帝于是赦免了他,说:“‘强项令’这样的官员,古人也有,今天在你身上看到了。” “强项令”成为董宣的称号,象征其刚正不阿的性格。

三、文章主旨归纳

《强项令董宣》通过董宣依法办案、不惧权贵的事迹,赞扬了他坚守正义、不屈服于权势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东汉时期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士大夫阶层对法治的推崇。

这篇文章不仅是历史记载,更是一则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提醒人们在面对权力时应保持独立人格与道德操守。

结语:

董宣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千年前,但其精神内核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强项”,也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刚正不阿、勇于担当的典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