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和例句】“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字,其含义丰富,使用广泛。根据不同的语境,“俱”可以表示“都”、“一起”、“全部”等意思。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俱”在文言文中的用法,本文将从词义解析、常见用法及典型例句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词义解析
| 词义 | 解释 | 示例 |
| 都、全 | 表示全部、都 | 俱往矣 |
| 一起、共同 | 表示一同、共同 | 俱为一体 |
| 全部、全部的 | 表示整体或全部 | 俱备 |
二、常见用法
1. 表示“都、全部”
“俱”常用于强调动作或状态的全面性,表示“都”或“全部”的意思。这种用法在古文中较为常见,多用于描述人、事、物的整体情况。
2. 表示“一起、共同”
在某些情况下,“俱”也可表示“一起、共同”,常用于描述人物之间的协作或行动。
3. 表示“全部、所有”
在特定语境中,“俱”也可以用来指代“全部”或“所有”,表达一种完整性或全面性。
三、典型例句
| 例句 | 出处 | 译文 | “俱”的意思 |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一切都过去了,要数风流人物,还得看现在。 | 都、全部 |
|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我和四个人拿着火把进入,越深入,越难走,看到的景色也越奇特。有人感到疲倦想退出,说:“不走出去,火就要熄灭了。”于是我们便一起出来了。 | 一起、共同 |
| 皆大欢喜,群臣俱贺。 | 《史记·项羽本纪》 | 大家都很高兴,群臣都来祝贺。 | 都、全部 |
| 书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故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 《周易·系辞上》 | 书不能完全表达思想,语言也不能完全传达心意,所以设立象征来表达心意,设置卦象来表现情感真假,加上文辞来充分表达语言。 | 全部、所有 |
四、总结
“俱”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字,其含义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都、全部”,其次为“一起、共同”。掌握“俱”的不同含义及其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文内容。通过分析例句和词义,可以更好地把握“俱”的实际应用。
表格总结:
| 词语 | 含义 | 常见用法 | 典型例句 |
| 俱 | 都、全部 | 强调全面性 |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俱 | 一起、共同 | 描述协同行为 | 余与四人……遂与之俱出 |
| 俱 | 全部、所有 | 表达整体概念 | 书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系辞焉以尽其言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俱”在文言文中的多种用法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