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为廉颇者也的后一句】一、
“凭谁为廉颇者也”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对有志之士未能被重用的感慨。在整首词中,这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对历史人物廉颇的追忆,借古讽今,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壮志难酬的悲愤。
“凭谁为廉颇者也”的下一句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句词通过反问的方式,既表达了对廉颇晚年仍能为国效力的敬佩,也暗含了对自己年岁已高却无处施展抱负的无奈。
以下是对该句及其背景的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南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原文 | 凭谁为廉颇者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作者 | 辛弃疾 |
时代 | 南宋 |
主题 | 爱国情怀、壮志未酬、历史反思 |
意义 | 表达对贤才不被重用的感慨,借古讽今 |
二、延伸理解
“凭谁为廉颇者也”这句话中的“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曾为赵国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晚年却被排挤,最终客死他乡。辛弃疾借用廉颇的故事,意在表达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因朝廷昏庸、权臣当道而无法施展才华的苦闷。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表面上是询问廉颇是否还能吃饭,实则是以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虽然年迈,但依然渴望为国效力的愿望。这种写法既含蓄又深刻,体现了辛弃疾词作中常见的“以史为鉴,借古抒情”的特点。
三、结语
“凭谁为廉颇者也”的后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思,更是对现实境遇的感叹。它承载了辛弃疾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对时局的忧虑,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
如需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