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原文及翻译】《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居住的“项脊轩”及其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下是对《项脊轩志》的原文、翻译以及。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 |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 房间只有方圆一丈,只能容纳一个人居住。 |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百年老屋,泥土从屋顶渗漏下来,雨水顺着墙壁流下;每次移动书桌,环顾四周都没有可以放置的地方。 |
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 为了不让屋顶漏水,在前面开了四扇窗户,周围砌了围墙,用来挡住南方的阳光。 |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 阳光反射回来,房间才变得明亮起来。 |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 在庭院中又种上了兰草、桂花、竹子等植物,旧时的栏杆也因而更加美观。 |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 我稍微修理了一下,使它不再漏水。 |
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 在前面开了四扇窗户,周围砌了围墙,用来挡住南方的阳光。 |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 然而我住在这里,有很多值得高兴的事,也有很多令人悲伤的事。 |
先妣尝一至。 | 母亲曾经来过一次。 |
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 这个老婆婆是祖母的婢女,她哺育了我们两代人,母亲对她也非常优待。 |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 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时,常常来到轩中,向我询问古代的事情,有时靠着桌子学习写字。 |
吾妻死之年,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吾姊在吾怀,未尝舍去也。” | 我妻子去世那年,她回娘家省亲,告诉妹妹说:“我的姐姐在我怀里,从未离开过。” |
吾妻死,使吾痛心,至今犹存。 | 我的妻子去世后,我非常伤心,至今仍难以忘怀。 |
今已亭亭如盖矣。 | 如今已经长得高大如伞盖了。 |
二、
《项脊轩志》是一篇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的散文,主要围绕作者居住的“项脊轩”展开叙述。文章通过描绘项脊轩的简陋与修缮过程,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亲情的珍视。
1. 结构清晰:文章以“项脊轩”的空间变化为主线,穿插回忆与现实,层次分明。
2. 情感真挚:通过对母亲、妻子的回忆,表现出深切的思念之情,感人至深。
3. 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因真实的情感而打动人心。
4. 主题深刻:不仅写景记事,更寄托了对亲人离世的哀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三、结语
《项脊轩志》虽短,但情真意切,展现了归有光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它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是对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和情感表达的深刻体现。读此文,能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怀念,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