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出自哪首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表达了对忠烈之士的敬仰与哀悼之情。这句诗出自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
一、
该诗句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全诗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诗句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意指忠烈之士即使战死沙场,也可以安葬于祖国的山河之间;“何须马革裹尸还”则表达了不必将遗体运回故乡安葬,只需在异乡长眠即可。整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高度推崇。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
出处 |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
作者 | 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
诗题 | 《己亥杂诗》 |
创作背景 | 龚自珍在1839年(己亥年)辞官南归途中所作,共17首,此为其中一首 |
诗句含义 | 表达对忠烈之士的敬仰,认为他们即使战死也应安葬于故土,无需运回家乡 |
“马革裹尸” | 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指战死沙场后用马皮包裹尸体运回故里 |
诗歌风格 | 感慨深沉,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
三、补充说明
龚自珍是清代中后期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文常常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己亥杂诗》是他辞官南归时所作的一组诗,内容多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其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句,因其深刻的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如需进一步了解龚自珍的其他作品或《己亥杂诗》的其他篇章,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