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号资料神舟十号简介】“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该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执行了我国首次应用性载人飞行任务,完成了多项重要的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工作。以下是对“神舟十号”的简要总结及详细信息。
一、神舟十号简介
神舟十号是中国第四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首次进行太空授课的飞行任务。此次任务由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组成乘组,其中王亚平作为中国首位进行太空授课的女航天员,引起了广泛关注。飞船在轨飞行15天,期间进行了与天宫一号的对接、空间实验、出舱活动等关键任务,为后续空间站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神舟十号主要信息汇总表
项目 | 内容 |
飞行时间 | 2013年6月11日-2013年6月26日 |
发射地点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运载火箭 | 长征二号F遥十运载火箭 |
飞船名称 | 神舟十号 |
航天员 | 聂海胜(指令长)、张晓光、王亚平 |
任务类型 | 应用性载人飞行 |
在轨时间 | 15天 |
对接目标 | 天宫一号 |
出舱活动次数 | 1次(张晓光、王亚平) |
主要任务 | 与天宫一号对接、开展空间实验、进行太空授课 |
科学实验内容 | 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航天医学等 |
意义 | 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 |
三、神舟十号的意义
神舟十号任务不仅完成了预定的飞行目标,还实现了多个“首次”:首次实现航天员在轨驻留时间超过一个月、首次开展面向全国学生的太空授课、首次验证天地往返运输能力等。这些成就为中国后续的空间站建设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神舟十号的成功也体现了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展示了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实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四、结语
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其任务成果为后续的“天宫”空间站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这次任务,我国进一步提升了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未来的深空探索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