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体验雷克萨斯全新IS250
今天来分享一篇个人对试驾体验雷克萨斯全新IS250相关分析,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坊间民众,还是在汽车媒体的议论中,都是不错的,至于产品到底香不香,通过测试还是可以对试驾体验雷克萨斯全新IS250的产品力分析分析的,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IS车系在诞生之初是以雷克萨斯的门槛车型来定位的。作为一个标榜豪华的品牌,出个低端的小车,自然不好说它也如何如何豪华,那么,另外寻觅一个卖点给它是当务之急。当然,这个问题不会是在新车面世之时才会考虑,而是在产品研发之初。对此,雷克萨斯给出的答案是:运动。即使在底盘和动力方面无法与顶级的德系对手匹敌,雷克萨斯也需要一款在运动方面有所特长的产品,于是,在1998年,内部代号为XE10的IS200应运而生,随后是IS300,是为第一代IS。
随着排量的改变,如今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款新车被称为IS250,这个名字在中国人听来有些奇葩,尤其是略懂英文的中国人。不管如何,这已经是雷克萨斯生产的第三代IS了,在这一代,IS结束了没有混动版本的车系历史,这也是最后一个装备混合动力的雷克萨斯车系。
加长不加L
在奥迪A4加长取得热销之后,宝马3系也开始加长,那么一向对市场嗅觉灵敏的日本人呢?雷克萨斯对此的回应是:这个,可以有。在全新一代IS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中国消费者对车内空间的需求。IS轴距较上一代增加70毫米,加以优化的前排座椅设计,令后排乘客膝部空间有效增加85毫米。此外,雷克萨斯还首次为IS配置了4/6分折的后排座椅,令车内空间更加灵活。行李箱容积达到480升,座椅放平后还可与行李箱连通,从而使得行李空间利用率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满足车内空间的多用途需求。
引入家族纺锤前脸与内饰
第一眼看到它,最为醒目的无疑是雷克萨斯家族式纺锤形进气格栅。与它同时推出的F SPORT版则配备了具有赛车基因的L型网状格栅。在这一代车型身上,IS首次采用LED日间行车灯与大灯分离式设计,透射出更加时尚前卫的观感。
内饰设计方面,IS的变化规律也与外观相似,采用新的家族式横纵布局,将显示区和操控区分开,同时把主要功能按键:如发动机启动按钮、方向盘、挡把等布置在手臂自然运动的弧线范围内,营造出以驾驶者为中心的舒心操控氛围。为了营造一个更加运动的驾驶氛围,全新一代IS方向盘角度降低了3度且增大调节范围,臀点比现款靠后18mm,同时降低9mm,这些轻微的调整在你坐在驾驶座上跃跃欲试时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功效。雷克萨斯一贯的精湛技艺依然表达在了仪表台、侧面膝部挡板以及门内侧扶手上的缝线等触手可及的地方。而这次给我印象较深的细节是中控台上的触摸式温度调机器,轻拂表面、上下滑动来调温对于我来说还是初体验,跳出了传统旋钮和按钮的范畴。
动力总成变化不大
在普通版IS首次亮相的同时,雷克萨斯也展出了IS F SPORT。与前辈不同的的是,后者采用了普通版的2.5L的V6发动机,而不是大胆地沿用V8。与这个发动机配合的是拥有拨片换挡模式的6速手自一体自动变速器。这个组合可谓平平淡淡,在起步和加速阶段倒是相当平稳,油门踏板的力度感应很舒服,但是爆发性不强,制动还是有些偏软。与新一代的其它车系一样,雷克萨斯给IS车主提供了多种驾驶模式,分别是高效节能的“ECO经济模式”、安全稳定的“NORMAL标准模式”和动感澎湃的“SPORT运动模式”。只需轻转中控台上的圆形旋钮,即可在三种驾驶模式中切换,这样的设计非常符合汽车初学者以及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在手动模式的都市慵懒族群。
认为高端品牌往往体现在很多细节表现上,而不是产品定位高了他就高了,或许在其他细节上这款产品做得不错,唯一问题就是试驾体验雷克萨斯全新IS250品牌认知度上消费者还需要更多的去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