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以鸟鸣起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那河水中的小岛上,一对雎鸠鸟相互鸣叫。这美丽的景象引发了诗人对一位美丽贤淑女子的思念之情。他渴望与她亲近,但追求不得,只能在梦中反复思虑,难以入眠。最终,他通过弹琴奏瑟,甚至敲响钟鼓来表达自己的爱意,希望博得佳人欢心。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则是一首充满惆怅与追寻的诗篇。诗人站在河边,望着芦苇丛生的水面,心中充满了对远方“伊人”的思念。他想要接近她,却因道路艰险而屡次受阻。尽管如此,他依然执着地追寻,这份执着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力量。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迷离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时代,与诗人一同感受那份无法言说的思念之情。
这两首诗都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语言简洁凝练,情感真挚动人,同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兴手法,使得诗歌既富有画面感又充满哲理意味。无论是《关雎》中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还是《蒹葭》中对理想的不懈追寻,都是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