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行》是一首中国古代乐府诗,属于《相和歌辞》中的《梁鼓角横吹曲》,主要描绘了一位老兵返乡时的凄凉情景。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也揭示了战争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远影响。以下是对这首诗中每个字的读音进行详细解析:
十五(shí wǔ)
从军(cóng jūn)
行(xíng)
开篇两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描述了主人公年仅十五岁便被迫参军,历经数十年才得以返回故乡。这里的“征”字在古文中常作远征、出征解,读音为“zhēng”。
道逢乡里人(dào féng xiāng lǐ rén)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这两句通过与乡人的对话,表达了主人公迫切想知道家中情况的心情。“里”在这里指家乡,“阿”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表疑问或亲昵之意。
遥看是君家(yáo kàn shì jūn jiā)
松柏冢累累(sōng bǎi zhǒng léi léi)
兔从狗窦入(tù cóng gǒu dòu rù)
雉从梁上飞(zhì cóng liáng shàng fēi)
接下来的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家园荒废的情景。例如,“冢”指的是坟墓,“累累”形容众多的样子;“窦”意为洞穴或孔隙;“雉”则是野鸡的意思。
中庭生旅谷(zhōng tíng shēng lǚ gǔ)
井上生旅葵(jǐng shàng shēng lǚ kuí)
最后两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刻画了主人公面对破败家园时悲痛欲绝的情感状态。其中“葵”是一种蔬菜类植物,即冬葵。
以上便是《十五从军行》全文中每一个汉字的具体读音解释。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内涵以及强烈的画面感打动人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