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疲力竭的意思是什么】“精疲力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因过度劳累而感到极度疲惫的状态。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工作、学习或体力劳动后的状态时非常贴切。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精疲力竭”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精 | 精神、精力 |
疲 | 疲惫、疲劳 |
力 | 力气、体力 |
竭 | 用尽、耗尽 |
整体意思:
形容人的精神和体力都已消耗殆尽,达到极度疲惫的状态。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 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援兄子严、敦,并喜宾客,好轻侠,然颇奢靡,尝以钱帛遗援,援曰:‘吾闻之,士生一世,但求无愧于心,不求富贵荣华。’……其言辞恳切,情意真挚,使听者莫不感动。然终不能改其习气,故卒以败。”(注:虽非直接出自此句,但“精疲力竭”常用于类似语境)
- 现代用法: 多用于描述长时间工作、剧烈运动、情绪压力等导致身心俱疲的状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筋疲力尽、力不从心、疲惫不堪 |
反义词 | 精神焕发、精力充沛、充满活力 |
四、例句展示
1. 他连续加班三天,终于到了精疲力竭的地步。
2. 长跑结束后,她精疲力竭地坐在地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3. 经过一天的奔波,他回家时已经精疲力竭。
五、使用注意事项
- “精疲力竭”强调的是精神和体力的双重消耗,不同于单纯的“累”。
- 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可用“累死了”等表达。
- 注意不要误用为“精神饱满”等相反意义的表达。
总结
“精疲力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长期劳累之后所表现出的极度疲惫状态。它不仅表达了身体上的疲劳,也包含了心理上的倦怠。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