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宁海出西门,渡小溪,行深林中,山色渐青,草木渐密。时值春末夏初,风和日丽,余心甚悦,遂策杖而行,欲探幽寻胜。
行三十余里,至雁湖岭,地势高峻,云气缭绕,似有仙人隐居之迹。遥望东南,群峰叠嶂,若龙腾虎跃,气势磅礴。此即雁荡山也。
登其巅,俯瞰四野,山川壮丽,气象万千。山间多奇石怪岩,或如鹰隼展翅,或如狮虎蹲踞,形态各异,令人叹为观止。山中有溪流潺潺,水声清脆,与松涛竹韵相和,宛如天籁。
余沿山径而下,见一石壁陡峭,上有“灵峰”二字,笔力遒劲,不知何人所书。忽闻山间传来钟磬之声,循声而去,见一古寺,名曰“灵岩寺”,香火鼎盛,僧人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寺中老僧引余入内,指画山形,言此地乃佛家圣地,灵气汇聚,故多奇景。余细观其壁画,皆绘山水人物,笔法古拙,颇具神韵。
午后,余复登飞瀑,水流如练,自千丈高空直坠而下,轰鸣之声震耳欲聋。水雾弥漫,阳光折射,五彩斑斓,恍若仙境。余立于瀑布前,心旷神怡,忘却尘嚣。
夜宿山中,月明星稀,万籁俱寂。山风拂面,松香扑鼻,余独坐石上,仰望星空,思绪万千,感慨天地之大,人生之渺小。
翌日,余辞别山中,依依不舍。此行虽短,然所见所感,皆为一生难忘之景。雁荡山之奇秀,实乃天下少有,诚为游历之佳境也。
—— 徐霞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