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貌岸然的意思是什么道貌岸然的解释】“道貌岸然”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外表看起来正经、严肃,但实际行为却非常虚伪、不道德。这个成语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常用来批评那些表面上装作有道德、有修养,实则内心肮脏、行为卑劣的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道貌岸然 |
拼音 | dào mào àn rán |
出处 | 《旧唐书·李藩传》:“今之士人,多以浮华相尚,道貌岸然,而心地不净。” |
含义 | 外表正经庄重,实则虚伪不实 |
用法 | 用于形容人表面道貌岸然,内心却极其虚伪 |
情感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虚伪做作、故作正经、假仁假义 |
反义词 | 坦荡无私、真诚待人、光明磊落 |
二、详细解释
“道貌岸然”中的“道貌”指的是表面上的道德模样,“岸然”则是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的样子。合起来就是指一个人在人前表现得非常正派、有礼,但背地里却做着违背道德的事情。这种人往往善于伪装,让人难以分辨其真实面目。
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伪君子”,比如在工作中假装很敬业,实则偷懒;在生活中假装很有教养,实则自私自利。
三、使用场景举例
1. 职场中:某领导表面上对下属关心备至,实际上却处处排挤有能力的员工。
2. 生活中:一个邻居平时总说“做人要诚实”,但在别人不在时却偷偷拿走别人的物品。
3. 社会现象:某些公众人物在镜头前表现得非常正直,私下却涉及贪污腐败。
四、结语
“道貌岸然”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描绘。它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时,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判断,而应深入了解其真实行为与内心世界。同时,也警示我们不要成为那种“嘴上一套,心里另一套”的人,做一个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