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的躬耕是什么意思】《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朝廷的期望。其中,“躬耕”一词出现在文中,虽不常见,但含义深远。
一、
“躬耕”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亲自耕种土地,即从事农业劳动。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意思是自己原本是个平民,曾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
这一表达并非单纯描述农业生产,而是通过“躬耕”来体现诸葛亮的谦逊、朴实和隐居生活状态。他借此说明自己出身普通,没有显赫背景,靠自己的努力和才智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同时,也表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即使身处低谷也不忘报国之志。
此外,“躬耕”还象征着一种淡泊名利、自力更生的精神,这与诸葛亮后来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高度契合。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分析 | 深层意义 |
躬耕 | 亲自耕种 | 《出师表》 | 描述个人经历 | 表现谦逊、朴实、自力更生 |
布衣 | 平民 | 《出师表》 | 自我介绍 | 强调出身平凡,非贵族 |
南阳 | 地名 | 《出师表》 | 具体地点 | 说明隐居地,增强真实感 |
忠诚 | 对国家的忠心 | 全文主旨 | 表达情感 | 体现诸葛亮的爱国情怀 |
三、结语
“躬耕”在《出师表》中虽只是一句简单的自我介绍,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人格魅力。它不仅是对过往生活的回顾,更是对自身品格的肯定。诸葛亮以“躬耕”自述,既显示了他的谦虚,也为后续的“鞠躬尽瘁”做了铺垫,成为其一生精神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