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1 20:57:46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用于表达在特定情境下,沉默比言语更有力量。这句话不仅富有哲理,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下是对这句话出处的详细总结。

一、出处总结

“此时无声胜有声”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原句为: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句诗描绘了琵琶女在弹奏过程中突然停顿的瞬间,那种未言而喻的情感波动,比任何语言都更具感染力。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情感深沉的感悟。

二、诗句背景与含义

项目 内容
出处 唐代 白居易《琵琶行》
原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作品背景 《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所作,描写了一位琵琶女的身世和遭遇,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失意之情
诗句含义 在某些情况下,沉默往往比言语更能传达情感,尤其是在情绪激动或心绪复杂的时候
文化影响 这句话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表达“不言而喻”、“静默胜于喧哗”的经典语句

三、延伸理解

“此时无声胜有声”不仅仅适用于文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

- 情感交流中:当一个人情绪激动或难以言表时,沉默反而能传递更深刻的情感。

- 艺术表现中: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留白和静默常常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 人际关系中:有时候,适当的沉默可以避免冲突,让双方有时间冷静思考。

四、结语

“此时无声胜有声”不仅是白居易笔下的诗句,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静默之美的哲学表达”。它提醒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有时倾听比说话更重要,沉默比言语更有力量。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诗句在现代语境中的应用,可继续深入分析其在文学、心理学及日常沟通中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