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词语行将就木是什么意思】“行将就木”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即将去世的状态。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原意是指人快要进入棺材,后来引申为接近死亡或生命即将终结的意思。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行将就木 |
拼音 | xíng jiāng jiù mù |
释义 | 指人即将死亡,生命临近终点 |
出处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行将就木,何以自安?”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老人或病重者濒临死亡的状态 |
近义词 | 垂死挣扎、命在旦夕、气息奄奄 |
反义词 | 生机勃勃、朝气蓬勃、风华正茂 |
二、词语来源与演变
“行将就木”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句是:“行将就木,何以自安?”意思是说一个人快要进棺材了,还能怎么安心?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即将去世的情况,带有一定的悲凉和无奈情感。
在现代汉语中,“行将就木”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作品或正式场合中较为常见。它不仅表示生理上的死亡,有时也用来比喻某种事物的衰落或结束。
三、使用场景示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文学作品 | 他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尚未到行将就木的地步。 |
新闻报道 | 老人因病卧床多年,如今已行将就木,家人倍感悲伤。 |
日常交流 | 看着他日渐消瘦,大家都觉得他可能行将就木了。 |
四、注意事项
- “行将就木”带有较强的沉重色彩,使用时需注意语气和场合,避免显得过于冷漠或不敬。
- 在口语中较少使用此成语,更倾向于用“快死了”“要走了”等更直接的表达方式。
- 此成语多用于描述年长者或病重者的状态,不宜随意用于年轻人或健康人身上。
五、总结
“行将就木”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表达了对生命即将终结的感慨与尊重。它不仅具有历史渊源,也在现代汉语中有着明确的使用范围和情感色彩。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表达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