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是什么意思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一、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出自《战国策·魏策四》中“唐雎不辱使命”的故事,是唐雎面对秦王威胁时的回应。这句话的意思是:“平民百姓的愤怒,也不过是摘下帽子,光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从字面来看,“布衣”指的是普通百姓;“免冠”即摘下帽子;“徒跣”是赤脚;“以头抢地”则是用头撞击地面。整句话表现了唐雎在面对强权时的坚定与反抗精神,同时也表达了普通人也有尊严和抗争的力量。
此句不仅具有历史背景,也蕴含深刻的文化意义,常被用来形容普通人在压迫下的反抗意志。
二、表格解析
词语 | 含义 | 文化/历史背景 |
布衣 | 指平民百姓,古代士人未仕时穿布制衣服,故称“布衣” | 反映社会阶层区分,强调身份地位 |
之 | 助词,无实际意义,表示所属关系 | 古文常见结构 |
怒 | 愤怒、反抗情绪 | 表达对压迫的不满与抗争 |
亦 | 也,表示同样情况 | 强调“布衣”与“士人”一样有愤怒的权利 |
免冠 | 摘下帽子 | 古代礼仪中表示尊重或示弱,此处反用 |
徒跣 | 赤脚 | 表示极端的愤怒或悲痛,失去体面 |
以头抢地 | 用头撞击地面 | 古代一种激烈的行为,象征决绝与牺牲 |
尔 | 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 表示陈述完毕 |
三、延伸理解
这句话不仅是对秦王威逼的回应,更是对“民为贵”思想的体现。唐雎虽为平民,却敢于在强权面前挺身而出,展现了个人的勇气与尊严。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也被后世广泛传颂。
此外,该句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礼”的重视。正常情况下,士人或贵族才会有正式的仪态,而“免冠徒跣”则是一种失礼的表现,说明说话者已处于极度愤怒的状态,不再顾及礼节。
四、结语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不仅仅是一句古文,它承载着历史、文化与人性的深度思考。通过这句话,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社会的礼仪与阶级观念,也能感受到个体在面对压迫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