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啕大哭怎么念】“号啕大哭”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极度悲伤、痛哭不止的样子。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个成语时,可能会对其中的字音产生疑问,尤其是“号”和“啕”这两个字的读音。
下面是对“号啕大哭”这个成语的详细解析,包括其拼音、意思以及相关用法。
一、
“号啕大哭”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放声大哭,形容非常伤心或激动而大声哭泣。其中,“号”读作 háo,“啕”读作 táo,整体读音为 háo táo dà kū。
该成语多用于描述因悲痛、愤怒或极度情绪波动而发出的剧烈哭泣,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或日常口语中,表达强烈的情感。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拼音 | 注音 | 含义 | 用法示例 |
号啕大哭 | háo táo dà kū | ㄏㄠˊ ㄊㄠˊ ㄉㄚˋ ㄎㄨ | 放声大哭,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地哭泣 | 他听到噩耗后,号啕大哭,无法自持。 |
三、常见问题解答
- “号”字怎么读?
“号”在“号啕大哭”中读作 háo,不是“hào”。注意不要读成“号叫”的“hào”。
- “啕”字怎么读?
“啕”读作 táo,是个多音字,但在“号啕大哭”中只读 táo。
- “号啕大哭”可以用于哪些场合?
多用于描写人物情绪激烈的时候,比如亲人去世、重大打击、极度喜悦等。
四、拓展知识
“号啕”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原意是指大声哭喊的声音,后来逐渐演变为成语“号啕大哭”,用来形容人情绪失控时的哭泣状态。
此外,类似的成语还有“痛哭流涕”、“泪如雨下”等,都可以用来形容极度悲伤的情绪。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号啕大哭”这个成语的发音、含义及使用场景。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