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太保是哪十三个】“十三太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称呼,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指的是当时一位重要人物手下的一群得力将领。由于历史记载较为模糊,不同文献对“十三太保”的具体成员说法不一,因此在后世流传中形成了多种版本。
为了便于理解,本文将结合主流观点,总结出目前较为广泛认可的“十三太保”名单,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十三太保的由来
“十三太保”一词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政权中,指的是一群跟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征战的亲信将领。他们因忠心耿耿、战功卓著而被称为“太保”,共十三人,故称“十三太保”。
需要注意的是,“太保”在古代是一种官职名称,通常为三公之一,但在民间语境中,也常被用来尊称有威望或功勋的人。因此,“十三太保”并非正式官职,而是对一群重要将领的统称。
二、十三太保的成员(主流版本)
以下是目前较为普遍接受的“十三太保”名单,依据《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等史料及后世传说整理:
序号 | 姓名 | 备注说明 |
1 | 李嗣源 | 后唐明宗,原为李克用义子,后来成为皇帝 |
2 | 李存勖 | 后唐庄宗,李克用之子,建立后唐 |
3 | 李克用 | 晋王,十三太保之首,后唐奠基人 |
4 | 李存孝 | 著名猛将,勇冠三军,因谋反被杀 |
5 | 王彦章 | 后梁名将,后归顺后唐 |
6 | 郭崇韬 | 后唐重臣,功勋卓著,遭贬被杀 |
7 | 李建及 | 李克用义子,屡立战功 |
8 | 李从珂 | 后唐末帝,曾为十三太保之一 |
9 | 李存敬 | 李克用义子,善骑射,战功显赫 |
10 | 李存审 | 又称李嗣源,后为后唐皇帝 |
11 | 李存信 | 李克用义子,擅长谋略 |
12 | 李存霸 | 李克用义子,参与多次战役 |
13 | 李存美 | 李克用义子,事迹较少记载 |
> 注:以上名单在不同文献中有差异,例如有的版本将李嗣源与李存审视为同一人,或将李存孝列为唯一“太保”而非十三人之一。因此,这一名单仅供参考。
三、总结
“十三太保”作为五代时期的重要军事集团,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中忠诚与权谋并存的历史面貌。尽管具体成员存在争议,但他们在推动后唐建立、巩固政权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如果你对“十三太保”的故事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查阅《旧五代史》《资治通鉴》等古籍,了解更详细的历史背景和人物生平。
如需更多关于五代历史的内容,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