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蹴尔而与之的蹴的意思】在古文阅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字词含义较为生僻或容易误解的情况。其中,“蹴尔而与之”中的“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需要从语境、出处以及字义入手进行分析。
一、原文出处
“蹴尔而与之”出自《孟子·告子上》: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用轻蔑的态度给予别人食物,即使是乞丐也不会接受。这里的“蹴尔”是一个关键的词语,需要准确理解其含义。
二、“蹴”的含义分析
“蹴”在古代汉语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汉字 | 读音 | 常见含义 | 在本句中的含义 | 举例说明 |
蹴 | cù | 用脚踢;踩踏 | 轻蔑地踢给 | 如“蹴鞠”(古代足球游戏);“蹴然”表示轻慢的样子 |
在“蹴尔而与之”中,“蹴”不是简单地“踢”,而是带有轻视、侮辱意味的动作,即“轻蔑地踢着给”。这种动作表现出施舍者对受施者的不尊重,因此“乞人不屑也”。
三、结合上下文理解
孟子在这里强调的是礼义的重要性。他认为,即使是有钱有势的人,如果以不正当的方式给予他人,比如用轻蔑的态度施舍,那么接受者也会感到羞辱,不愿意接受。
所以,“蹴尔而与之”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踢着给”,更是一种态度上的轻慢和道德上的贬低。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句子出处 | 《孟子·告子上》 |
关键词 | 蹴尔 |
字义解释 | “蹴”意为用脚踢,引申为轻蔑、侮辱 |
句子含义 | 用轻蔑的态度给予,连乞丐都不屑接受 |
孟子意图 | 强调礼义的重要性,反对不正当的施舍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蹴尔而与之”中的“蹴”并非单纯指“踢”,而是带有强烈的轻视和侮辱意味。理解这一字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孟子所表达的道德观念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