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虎步是什么意思】“龙骧虎步”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气概非凡、威风凛凛,多用于赞美英雄人物或有威望的人。这个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力量与尊严的推崇。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龙骧虎步 |
拼音 | lóng xiāng hǔ bù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矫情任侠。……其人之雄也,龙骧虎步,王霸之资也。” |
含义 | 形容人举止威严、气势不凡,有王者之气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英雄人物、领导者的气度和风范 |
近义词 | 威风凛凛、气宇轩昂、龙腾虎跃 |
反义词 | 胆小怕事、懦弱无能、缩手缩脚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龙骧虎步”最早见于《三国志》,原是称赞曹操的。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已显露出统一天下的野心和能力,因此被赞为“龙骧虎步”,意指他如龙腾虎跃般威武,具备帝王之姿。
在后世,“龙骧虎步”逐渐成为形容人气质非凡、气势磅礴的常用成语,常见于文学作品、历史评述中。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历史人物评价 | “曹操一生功过参半,但他确实有龙骧虎步的气魄。” |
文学描写 | “将军身披铠甲,龙骧虎步,令敌军闻风丧胆。” |
现代比喻 | “这位企业家创业初期就展现出龙骧虎步的风范。” |
四、总结
“龙骧虎步”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也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威仪”与“气度”的重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形容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常用于表达对杰出人物的赞赏与钦佩。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出处、含义及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并在日常交流中恰当使用,提升语言的表达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