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学常识】在高考语文考试中,文学常识是重要的一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现代及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这部分内容虽然不占大分值,但若掌握扎实,可以为语文成绩增添不少分数。以下是对高考常考文学常识的总结与归纳。
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类别 | 内容 | 举例 |
先秦文学 | 包括《诗经》《楚辞》等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人物 |
汉赋 | 汉代盛行的一种文体 | 司马相如、班固、张衡等为代表 |
唐诗 | 唐代诗歌达到鼎盛 |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 |
宋词 | 宋代流行的文学形式 |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等 |
元曲 | 元代戏曲与散曲 |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元曲四大家) |
明清小说 | 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
二、中国现代文学常识
类别 | 内容 | 举例 |
新文化运动 | 1915年兴起,提倡白话文 | 鲁迅、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 |
鲁迅作品 |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 《呐喊》《彷徨》《阿Q正传》《狂人日记》 |
茅盾 | 现实主义作家 | 《子夜》《春蚕》《蚀》三部曲 |
老舍 | 语言大师 |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
巴金 | 表现人性与社会 | 《家》《春》《秋》 |
沈从文 | 乡土文学代表 | 《边城》《长河》 |
三、外国文学常识
国家 | 作家 | 代表作品 |
英国 | 莎士比亚 |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 |
法国 | 巴尔扎克 | 《人间喜剧》 |
俄国 | 托尔斯泰 |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 |
美国 | 海明威 | 《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 |
德国 | 歌德 | 《浮士德》 |
印度 | 泰戈尔 | 《吉檀迦利》《飞鸟集》 |
四、文学体裁与流派
体裁 | 简介 | 例子 |
诗歌 | 以抒情为主,讲究韵律 | 《诗经》《离骚》《唐诗宋词》 |
散文 | 语言自由,形式多样 |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 |
小说 | 通过人物和情节表现生活 | 《红楼梦》《儒林外史》《百年孤独》 |
戏剧 | 以对话和动作表现故事 | 《雷雨》《茶馆》《哈姆雷特》 |
寓言 | 寄托道理,语言简练 | 《伊索寓言》《庄子》 |
五、常见文学术语
术语 | 含义 |
赋比兴 | 《诗经》中的三种表现手法 |
风雅颂 | 《诗经》的三个部分 |
六艺 | 古代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
文言文 | 古代书面语言,与白话文相对 |
骈文 | 讲究对仗和声律的文体 |
白话文 | 现代汉语书面语,便于理解 |
总结
高考文学常识虽看似零散,但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能提高答题准确率,还能增强文学素养,提升整体语文能力。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结合教材、历年真题以及经典作品进行系统复习,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