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寺桃花古诗】《大林寺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描绘了春日山寺中桃花盛开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
一、诗歌
《大林寺桃花》全文如下:
> 人间四月芳菲尽,
>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下与山上的春景,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惋惜。前两句写的是四月时,山下的花早已凋谢,而山上的桃花才刚刚盛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在山寺中意外发现春意的惊喜。
二、诗歌内容分析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白居易游览庐山大林寺时所作,正值春末夏初,山下花开已尽,山上却仍见桃花盛开。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春光易逝的感叹,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美好与希望的心情。 |
艺术特色 | 1. 对比手法:山下与山上的春景形成鲜明对比。 2. 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珍惜。 3. 语言简练:用词朴素,意境深远。 |
名句赏析 |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两句诗意味深长,既表达对春去的遗憾,又暗示希望仍在别处。 |
三、结语
《大林寺桃花》虽是一首小诗,但因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成为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思想内涵来看,这首诗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