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米勒循环】米勒循环是一种改进型的内燃机工作循环,由美国工程师罗伯特·米勒(Robert Miller)在1940年代提出。它通过改变进气门关闭的时间点,来优化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与传统的奥托循环相比,米勒循环在压缩行程中提前关闭进气门,使得部分气体被压缩后又回流到进气歧管中,从而降低了压缩比,同时保持较高的膨胀比,提高了热效率。
米勒循环是一种通过调整进气门关闭时间来优化发动机效率的技术。其核心在于“低压缩比、高膨胀比”的设计理念,能够有效提升燃油经济性并减少排放。该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汽车发动机中,尤其是在混合动力车型中表现尤为突出。
米勒循环对比传统奥托循环
项目 | 米勒循环 | 奥托循环 |
进气门关闭时间 | 提前关闭(压缩行程中) | 正常关闭(压缩行程结束) |
压缩比 | 较低 | 较高 |
膨胀比 | 较高 | 与压缩比相同 |
热效率 | 更高 | 相对较低 |
排放 | 更低 | 相对较高 |
应用场景 | 混合动力、节能车型 | 传统燃油车 |
发动机类型 | 可变气门正时(VVT) | 一般为固定气门正时 |
结语:
米勒循环通过巧妙地调整进气门时机,实现了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油耗,是现代发动机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这一技术在未来将更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