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春燕字诗词】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春”与“燕”是常见的意象,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许多诗人借“春”和“燕”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对生活的向往。以下是一些带有“春”和“燕”字的经典诗词作品,并对其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一、
“春”在诗词中象征着新生、希望与温暖;而“燕”则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归来、团圆与祥瑞。两者结合,往往能营造出一种温馨、欢快的意境,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情感的深刻思考。
例如,杜甫的《绝句》以“泥融飞燕子”描绘早春景象;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表现初春的生机;晏殊的《破阵子·春景》则通过“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展现春日的细腻变化。
这些诗句不仅语言优美,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诗词艺术的瑰宝。
二、带“春”与“燕”字的诗词一览表
诗名 | 作者 | 原文节选 | 内容简述 |
《绝句》 | 杜甫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描绘春日江边的美景,燕子飞翔,鸳鸯安睡,充满宁静与生机。 |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展现西湖春景,早莺啼鸣,新燕筑巢,体现春日的活力。 |
《破阵子·春景》 | 晏殊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 通过燕子归来和梨花凋谢,暗示春光易逝,时光流转。 |
《春望》 |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虽未直接写燕,但“春”字贯穿全诗,表达战乱中的悲凉。 |
《春夜洛城闻笛》 | 李白 |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春风与笛声交织,表达思乡之情。 |
《临江仙·送钱穆父》 | 苏轼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虽无“燕”字,但“春”意盎然,寓意人生如旅途。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虽未提“燕”,但“春”字点题,描绘春夜江景。 |
三、结语
“春”与“燕”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意象,它们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也承载着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通过阅读这些诗词,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