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振有词是什么意思】“振振有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说话时理直气壮、言辞有力,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贬义,表示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实际上可能是强词夺理或没有实质内容。
一、
“振振有词”原意是指说话声音响亮,有条有理,后来引申为形容人说话时理直气壮、自以为是,甚至有点强词夺理的语气。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表面有理,实则站不住脚的人。
在日常使用中,“振振有词”既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具体含义取决于语境。如果对方确实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那么可以理解为褒义;但如果只是表面说得好听,实际并无依据,则更偏向于贬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振振有词 |
拼音 | zhèn zhèn yǒu cí |
出处 | 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其言振振有词。” |
基本释义 | 形容说话声音响亮,有条理,理直气壮。 |
引申含义 | 多指说话有理有据,但也可能带有强词夺理的意味。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中。 |
褒贬色彩 | 可褒可贬,视语境而定。 |
近义词 | 理直气壮、振振有辞、口若悬河 |
反义词 | 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
示例句子 | 他明明做错了事,却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使用“振振有词”时应注意语境,避免因误解而导致表达不当。如果是正面评价,可以说“他振振有词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是批评,则可以用“他只是振振有词,其实毫无根据”。
总之,“振振有词”是一个语言丰富、表达力强的成语,掌握其准确含义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