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长平之战简介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长平之战简介,有没有大佬愿意点拨一下?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9 19:10:28

长平之战简介】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60年,地点位于今天的山西省高平市一带。这场战役是秦国统一六国过程中的关键一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歼灭战之一。此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秦国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一、战役背景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而赵国则是北方强国之一。随着秦国的扩张,赵国成为其主要对手之一。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的上党郡,赵国为争夺该地与秦军爆发冲突,最终演变为长平之战。

二、战役经过

- 初期对峙:赵孝成王派名将廉颇率军驻守长平,采取坚守策略,与秦军对峙。

- 赵王换将:由于长期消耗,赵王听信谗言,改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

- 秦军战术:秦将白起采用迂回包抄战术,切断赵军退路,并以精锐部队围困赵军。

- 赵军溃败:赵括战死,赵军被围46天后投降,秦军坑杀赵军降卒约45万人。

三、战役结果

- 赵国损失惨重,国力大衰。

- 秦国取得决定性胜利,奠定统一基础。

- 此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经典战例。

四、历史评价

长平之战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次战略上的重大转折。它标志着秦国在战国后期已具备全面统一的实力,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长平之战简表

项目 内容
时间 公元前260年
地点 今山西高平市一带
参战方 秦国 vs 赵国
主将 白起(秦)、廉颇、赵括(赵)
战役阶段 前期对峙 → 赵括换将 → 秦军包围 → 赵军投降
结果 秦胜,赵军主力被歼灭
影响 赵国衰落,秦国崛起,加速统一进程
特点 大规模歼灭战,坑杀降卒

总结: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战役之一,不仅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它体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复杂,同时也展示了军事谋略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