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惠方的词语解释】《圣惠方》是宋代著名医学家王怀隐等人编撰的一部重要中医方书,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左右)。该书收录了大量古代及当时流传的药方和治疗方法,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多个领域,具有很高的临床参考价值。为了更好地理解《圣惠方》中的术语与内容,以下对其中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解释,并以表格形式总结。
一、关键词语解释
1. 圣惠方
“圣”指神圣、高明,“惠”意为恩惠、惠及百姓,合起来即“圣人惠及百姓的方剂”,寓意此书所载方剂皆为医者精心研制、造福民众之良方。
2. 方
指药方或处方,即根据患者病情所开的药物组合和用法说明。
3. 方剂
是由多种药材按照一定比例配伍而成的治疗方案,具有特定的功效和适应症。
4. 主治
指该方剂主要治疗的疾病或症状,是用药的核心依据。
5. 煎服
指将药材加水煎煮后服用,是中药常用的服用方式之一。
6. 丸剂
将药材研磨成粉,加入粘合剂制成丸状,便于携带和服用。
7. 散剂
药材研磨成细粉,直接冲服或外敷,适用于急症或需快速吸收的情况。
8. 㕮咀
古代称将药材切碎或捣碎为细末的过程,以便煎煮时有效成分更容易释放。
9. 㕮咀汤
即将药物粉碎后煎煮成汤药,是古代常见的煎药方法。
10. 本草
指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如《神农本草经》,常用于指导方剂配伍。
二、词语解释汇总表
词语 | 含义说明 |
圣惠方 | 宋代编撰的医学方书,汇集历代名方,旨在惠及百姓健康。 |
方 | 医师根据病情开具的药物组合,用于治疗特定病症。 |
方剂 | 多种药材按比例配伍而成的治疗方案,具有明确功效。 |
主治 | 方剂主要治疗的疾病或症状,是用药的核心依据。 |
煎服 | 将药材加水煎煮后服用,是中药常用服用方式。 |
丸剂 | 药材研磨成粉,加入粘合剂制成丸状,便于携带和服用。 |
散剂 | 药材研磨成细粉,直接冲服或外敷,适用于急症或需快速吸收的情况。 |
呷咀 | 古代将药材切碎或捣碎为细末的过程,便于煎煮。 |
呷咀汤 | 将药物粉碎后煎煮成汤药,是古代常见的煎药方法。 |
本草 | 古代记载药物的书籍,如《神农本草经》,常用于指导方剂配伍。 |
通过以上词语解释,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圣惠方》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及其在中医理论中的实际应用。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古代医学的系统性,也体现了中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对于研究中医历史或学习传统医学的人来说,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