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原文】《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向后主刘禅所上的一篇奏章。全文情感真挚,言辞恳切,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对先帝的感恩以及对后主的期望。这篇文章不仅是历史文献,更是文学与政治结合的典范之作。
一、文章
《出师表》共分为六个部分:
1. 开篇陈述身份与目的:诸葛亮自述受命于危难之际,表达自己忠心不二的决心。
2. 回顾先帝恩情:回忆刘备的信任与托付,强调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
3. 分析当前形势:指出蜀汉国力薄弱,外部威胁重重,必须尽快行动。
4. 提出治国建议:建议后主亲近贤臣、远离小人,以确保国家稳定。
5. 交代军事部署:说明自己将亲自率军北伐,并安排朝中事务。
6. 结尾表达决心:表明自己誓死效忠,不负先帝重托。
二、《出师表》原文与核心内容对比表
段落 | 原文节选 | 核心内容 | 情感表达 |
一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回忆先帝的信任与厚待 | 感恩、忠诚 |
二 |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 表达北伐的决心 | 坚定、果敢 |
三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提出治国建议 | 谨慎、劝诫 |
四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说明自己肩负重任 | 担当、责任感 |
五 |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 表达离别之情 | 悲痛、无奈 |
六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总结自身职责 | 忠诚、坚定 |
三、文章价值与影响
《出师表》不仅是一篇政治文书,更是一部充满情感与智慧的作品。它体现了诸葛亮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对人民、对君主的深厚感情。
该文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千钧,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历代学者对其评价极高,认为其“情辞恳切,感人至深”。
四、结语
《出师表》虽为古代奏章,但其精神与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位,都应怀有忠诚之心、责任之感,以实际行动回报国家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