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时间是什么时候】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是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其主要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伐战争的时间线,以下将从整体时间范围、关键阶段及时间节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北伐战争总体时间
北伐战争始于1926年7月,至1928年12月完成全国统一,历时约两年零五个月。这一时期标志着中国从军阀割据走向初步统一的重要转折点。
二、北伐战争的关键阶段与时间表
阶段 | 时间 | 主要事件 |
起始阶段 | 1926年7月 - 1927年3月 | 国民党在广州誓师北伐,首战击败吴佩孚,攻占长沙、武汉 |
战略推进阶段 | 1927年4月 - 1927年7月 | 北伐军继续北上,击败孙传芳,占领南京,但因国共分裂,内部出现动荡 |
战争后期 | 1927年8月 - 1928年12月 | 国民党重新整合力量,继续北伐,最终消灭张作霖势力,实现全国统一 |
三、北伐战争的主要目标与结果
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如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实现国家统一。经过两年多的战斗,北伐军成功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并于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正式归顺国民政府,标志着北伐战争的结束和全国基本统一的实现。
四、总结
北伐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军事行动,它不仅结束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也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奠定了基础。通过上述时间表可以看出,北伐战争是一个逐步推进、充满波折的过程,其时间跨度为1926年7月至1928年12月。
北伐战争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案是:1926年7月至192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