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亦难古诗解释】“别亦难”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诗,原诗为:
>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诗是李商隐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尤其是对离别之情的深刻描写。“别亦难”正是其中一句,意指即使分别也难以割舍,情感深厚。
一、诗歌背景与主题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李商隐(唐代) |
诗名 | 《无题》 |
创作背景 | 该诗创作于李商隐晚年,可能与他对爱情或理想追求的失落有关 |
主题 | 表达深情厚意、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
风格 | 婉约、含蓄、富有象征意义 |
二、“别亦难”的具体解释
“别亦难”出自第一句“相见时难别亦难”,意思是:见面已经很难了,分别同样令人痛苦。这里的“难”不仅指物理上的难以相见,更强调情感上的难以割舍。
- “相见时难”:指两人难得相聚,可能因距离、身份、环境等因素而难以见面。
- “别亦难”:即便相聚,分离时也让人痛苦万分,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依赖。
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在无法相见和无法告别之间,充满了无奈与哀伤。
三、诗句赏析
句子 | 解释 |
相见时难别亦难 | 见面困难,分别也难,表达情感的沉重 |
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风无力,百花凋零,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春蚕吐丝至死才停止,比喻爱情至死不渝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蜡烛燃尽才停止流泪,象征奉献与坚持 |
晓镜但愁云鬓改 | 清晨照镜时担心容颜衰老,表达对时光流逝的忧虑 |
夜吟应觉月光寒 | 在夜晚独自吟诗,感受到月光的清冷,体现孤独与思念 |
蓬山此去无多路 | 蓬山是传说中的仙山,表示距离虽远却仍有希望 |
青鸟殷勤为探看 | 青鸟是传递消息的使者,表达希望有人代为问候 |
四、总结
“别亦难”不仅是李商隐对爱情的深刻描绘,也是对人生中情感挣扎的真实写照。它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尤其是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李商隐如何用细腻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将内心的痛苦与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无题》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之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李商隐的其他作品或唐诗风格,可继续探讨。